
浙江青田再添新“黿”!央視新聞聚焦浙能灘坑水電站生態(tài)保護
關注浙能灘坑水電站。 祝益軍 提供
生啦生啦!
母黿“貝貝”喜誕今年首批黿卵
48枚小可愛
個個圓潤飽滿
↓↓↓
6月15日,光明日報報道《甌江黿重生記》。 祝益軍 提供
6月30日,CCTV17《三農(nóng)長短說》報道。 羅漪 提供
報道原文:
今年首窩48枚 浙江青田再添新“黿”
6月28日上午,在浙江青田浙能灘坑水電站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工作人員將母黿“貝貝”今年產(chǎn)的首批黿卵取回,共計48枚,其中有47枚受精,每枚平均重量約16克,直徑在3厘米左右。此次人工輔助繁育和保種工作,將有效提高黿卵孵化率,進一步助推野生黿種群資源恢復。
葉承義正在對黿卵進行操作。 青田傳媒集團 提供
在灘坑水電站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親黿培育池旁的土坡上,增殖放流站站長葉承義正在珠江水產(chǎn)研究所所長朱新平的遠程指導下,對黿卵進行操作?!拔覀儾荒軄y挖一氣,濕潤的沙土中往往埋藏著黿卵,挖的時候動作必須要輕柔?!比~承義用手將產(chǎn)卵周邊的沙土一點點撥開。
葉承義正在對黿卵進行操作。 青田傳媒集團 提供
隨著表面黃褐色的沙土被撥開,在大約深30公分的位置,一枚枚雪白的黿卵也現(xiàn)出真容,葉承義用刷子輕輕掃開黿卵旁邊的泥土,小心翼翼將它們拿進塑料盒,帶回站內(nèi)的控溫車間內(nèi)進行測量、登記,以便孵化。
黿卵。 青田傳媒集團 提供
“黿卵的外殼比較薄,如果能看到大面積的白色,說明這枚卵是受精成功的。”挑出受精的黿卵后,葉承義將它們整齊地放置在鋪滿厚厚一層蛭石的塑料盒中,再蓋上薄薄一層蛭石,蓋好蓋子,做好標記,放進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蛭石的作用主要是保溫和保濕,大約58天到63天就能孵化出黿苗。”
黿卵測量。 青田傳媒集團 提供
葉承義告訴記者,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都是黿產(chǎn)卵的時節(jié),工作人員從6月20號開始對其進行24小時觀察,母黿“貝貝”從6月23號開始數(shù)十次上岸,直到6月26號下午2點40分左右完成產(chǎn)卵?!斑@批黿卵,相比往年不論是直徑還是重量都要大一些?!?/span>
黿。 青田傳媒集團 提供
據(jù)悉,黿是鱉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但由于早期人們的捕殺及環(huán)境的惡化,黿目前已經(jīng)極度瀕危。近年來,浙江青田把黿保護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工作來抓,建成以甌江大黿資源及其生存環(huán)境保護為重點,同時開展大黿人工繁育、馴化、旅游觀賞開發(fā)的青田黿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并建有石門洞黿核心保護區(qū)、高市鄉(xiāng)黿棲息沙灘和巨浦鄉(xiāng)浙能灘坑水電站增殖放流站3個保護棲息地,為黿的生存和繁衍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環(huán)境。
浙江青田浙能灘坑水電站。 青田傳媒集團 提供
截至目前,當?shù)乇S杏x88只,其受精率、孵化率和幼黿成活率分別達到88.1%、84.89%和100%,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氨敬吸x產(chǎn)卵48枚,受精率高達98%,與往年相比提升較大,這也意味著我縣在黿的人工輔助繁育和保種工作上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闭憬嗵稂x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主任蔡凱表示,未來,青田縣將繼續(xù)舉辦與黿保護相關的宣傳和普法活動,積極推動青田黿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基礎設施升級和生物多樣性科普館建設,動員更廣泛的力量保護黿。